|
投饵策略与实施
技术人员首先对小区管道井系统进行全面勘察,锁定鼠类活动密集的12处管井(含污水井、电缆井及无水地沟)。投饵采用第三代抗凝血灭鼠剂,以30克/井的剂量定点投放,同步在井口周边3米范围内布设毒饵站作为补充。投饵前清理井内杂物,阻断鼠类食物来源,投饵后每日巡查,及时补充被取食的毒饵,确保药物持续有效。
效果监测与数据对比
投饵前三个月,小区月均鼠咬报修量达23次,主要涉及电缆线、水管及储物间。投饵后首月,报修量骤降至8次,第二月进一步降至3次,第三月仅1次。三个月累计报修量12次,较投饵前三个月的69次下降82.6%。
从鼠密度变化看,投饵前粉块法检测显示鼠迹阳性率为18%,投饵后第三个月降至2%。技术人员在管井内发现多具鼠尸,部分井壁鼠爪痕迹消失,印证鼠群数量锐减。
关键成功因素
药物适配性:选用适口性好、作用缓慢的抗凝血剂,降低鼠类拒食风险,通过慢性中毒实现种群控制。
投饵精准性:结合鼠迹调查与管井构造特征,锁定高风险区域,避免盲目撒药。
环境协同治理:投饵前清理管井内垃圾,阻断鼠类食物链,投饵后封堵井壁缝隙,防止外部鼠群侵入。
该案例表明,科学选药、精准投饵与环境治理相结合,可实现老旧小区管道井鼠害的短期控制与长期抑制。建议每季度复投一次,并持续监测鼠密度,巩固防制成果。
|